飛防,在我國當下,指的是利用植保無人機或者大型飛機進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一種現代化手段。而飛防服務則是由具有飛防植保能力的組織、企業、團體通過提供飛防作業的一種新型農業服務形態。
飛防服務現狀
1. 入行門檻低,使得服務質量、植保效果參差不齊
就現在從事飛防植保的從業者來看,很多從事飛防服務的人員都是從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的,很多僅僅就是買架植保無人機就開始提供飛防服務了,這種情況在前些年尤為突出。而植保、病蟲害防治,農作物跟其他行業不同,而且農作物生長是個不可逆的過程。于是前些年飛防施藥無效果,甚至出現要害還要賠償農戶損失的情況經常性的出現。
其實飛防服務真的不簡單,可不是買架能打藥的植保無人機就能做的。
2. 各自為戰,拼價格
就像上文說的一樣,很多人自己買架植保無人機,就開始給農戶提供服務了。剛開始競爭不大的時候,一些懂植保、有經驗的飛防服務者掙到了些錢。但這些年,隨著加入飛防的人數增加,競爭變大,于是大家開始拼價格,價格越來越低,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為了保證利潤,只能減少農藥用量或者使用劣質農藥,這樣的飛防服務當然不會有好的效果。于是飛防植保在農戶口中形成了不好的口碑,大家開始對飛防植保產生了抗拒的心理。
3. 想靠飛防服務掙錢,太難了
這或許是大多數從事飛防服務人的***真實寫照了。大家放棄原來從事的工作,買了植保無人機,無非就是想掙錢。理想很好,現實卻很殘酷。大家都是花了4、5萬,更有甚者花了近10萬元購買了植保無人機,但是卻發現找不到打藥的土地。種植大戶幾千畝的面積自己不具備作業能力,小農戶好不容易花了一天的時間說服了幾戶,但這幾戶加起來也就10多畝地,還不是連在一起。這樣的情況如何能掙到錢呢?這還是有經驗的。
沒有經驗的,農戶幾個簡單的問題就把你問懵圈了。你打的什么藥?打過嗎?濃度多少?用量多少?幾天見效?見效后在給你服務費吧......
這種情況很普遍,也算是絕大多數飛防服務從業者不掙錢的主要原因吧。
飛防服務未來
1. ***的服務組織
飛防行業也經歷了5-6年的發展,大家都在不斷的摸索。因為植保無人機飛防確實是***適合我國農業特性、特點的一種現代化手段,其他的大型地走式設備、大型有人駕駛飛機等都被證實不適合我國的小農形態。唯有植保無人機可***的適應平原、山地、丘陵、洼地等特殊耕地。
去年開始,出現了全國性的飛防服務組織和平臺。由于我國疆域遼闊,從南到北農作物施藥時間有一定的規律性,從而出現了跨區作業的概念。比如去年很多大型的飛防服務組織就統一轉戰新疆進行棉花脫葉劑的飛防作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和口碑。再比如去年在河南安陽完成的200萬畝小麥統防統治飛防作業,更體現了飛防服務組織的價值。
大型的飛防服務組織,擁有植保無人機數量多,因此日作業能力大,只要做好統一的調度和安排,其效率很高。
2. 飛防施藥的流程和標準
既然是服務,就一定需要規范的流程,一定需要操作的標準,施藥的標準,要做到精準農業,向國外看齊。
我國目前農業還屬于粗獷式農業,從播種、植保、收割、存儲等環節來看,唯有植保這個環節還沒有實現機械化和現代化。而這一環恰恰是影響作物產量的重要一環。國外在這方面***我們很多。我們需要想國外學習,首先要盡快利用植保無人機實現植保的飛防現代化,其次要制定相應的施藥標準、流程,向著國外規范、***、安全、綠色農業的方向看齊。
飛防服務現在是新的行業,從事飛防服務的人員我們稱他們為新型農民。飛防服務的未來應該是大型的、日作業至少10萬畝次以上的跨區域的組織或平臺,而未來的飛防服務采購者會是各個市縣及農業植保部門以及大型種植戶。